热线电话:13401047566 注册 | 登录

全部分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地理标志节选)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地理标志节选)

来源:地标界 发布时间:2025-02-11 11:36:21 浏览:67

编者按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负责人梁心新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海中地理标志运营平台节选地理标志相关内容,供业界参考。



图文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周建设:

周建设(栾海军 摄)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女士,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先生,战略规划司负责人梁心新先生。


现在,请胡文辉先生作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胡文辉:

胡文辉(徐想 摄)

好,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相关进展情况。


一、知识产权主要数据情况


(一)专利方面


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专利复审和无效结案6.7万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结案准确率提升至95.2%。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5万件。我国申请人通过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4868项,同比增长29.5%,跃居全球第一位。


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的规划预期目标。


(二)商标方面


全年注册商标478.1万件,同比增长9.1%。审结各类商标评审案件38.3万件、异议案件10.3万件。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异议评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进一步压缩,商标各项业务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全年收到中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7039件,同比增长13.6%。


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为4762万件。


(三)地理标志方面


全年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25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8680家。


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402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总数近3.3万家,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方面


全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1.1万件。


截至2024年底,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8.3万件。


(五)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启动第二批15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新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6家、快速维权中心7家,总数达124家,备案创新主体超过19.3万家。新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33家,总数达到80家。全系统全年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7.2万件,指导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近14万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2.36分,再创新高。


(六)知识产权运用方面


全年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1—11月,全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到3564.1亿元,同比增长6.6%。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13.04%,也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十四五”的规划目标。


二、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有效商标注册量同比分别增长16.3%和8.1%。其中国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7.8万件,同比增长18.8%,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134.9万件,同比增长15.7%。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49.7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6.9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0.6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3.7%。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调查显示,2024年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是知识产权海外申请更加活跃。2024年,我国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均稳居世界前列。其中,我国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较上年稳中有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我国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有13万件同时在海外获得授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一倍,涉及1.6万家创新主体,较“十三五”末增长6700余家,国内更多创新主体更加注重借助知识产权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上就是相关情况的介绍,我们愿就有关内容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周建设:

谢谢胡文辉先生的介绍。现在各位可以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如今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要介绍一下,五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哪些新进展?面向未来,又有怎样的新目标和工作考虑?谢谢。

向上滑动阅览

胡文辉:

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十四五”以来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设置的8个预期性指标,其中6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包括: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的预期值是12件,截至去年年底已经达到14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提升至13.04%,比预期值高0.04个百分点。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预期值是82分,去年底已经达到82.36分。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值是3500亿元,去年前11个月已经达到了3564亿元。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预期值是85%,去年已经达到了90%。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也远远超过了预期值。这些指标的提前完成,充分彰显了“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实施取得的良好成效。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立足当下,巩固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既有成果,同时,制定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讲,就是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导向。


一是把牢知识产权的功能定位。立足知识产权工作的“五大关系”,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我们将更加自觉地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定位、谋划和推进,为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合拍共振,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


二是着力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加快实现知识产权的“两个转变”,也就是“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切实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解决好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严把专利、商标审查授权关,以高质量审查促进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益运用。


三是坚持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牵引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知识产权工作创造是源头,运用是目的,保护是核心,服务是支撑,我们将强化以运用促创造、强保护、优服务,深耕细作,提升效益。


四是推动知识产权的国内外平衡保护。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更大规模吸引和利用外资。同时,加强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出口产品的知识产权合规自检。加强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力度,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请问,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助力实现“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谢谢。

向上滑动阅览

胡文辉:

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了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明确了新一年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干字当头、奋发进取,着力推进“五个高”,实现“十四五”高质量收官。


一是着力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推动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完善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技术攻关的工作体系,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可控。持续提升审查质量效率。推广使用代理服务政府采购标准,推进代理服务优质优价。


二是着力推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总结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一体推进重点产业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专利池建设,制定出台标准必要专利政策协同工作指引,打造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样板。会同有关部门在重点地区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和证券化工作,强化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协同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商标品牌建设,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深化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促进打造高品质地理标志产品。


三是着力加强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健全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建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制定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的政策文件,研究出台加强知识产权纠纷仲裁工作指导意见,制定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调解办案指南。组织实施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高标准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四是着力打造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扎实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完善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着力解决好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和分析利用,上线运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高标准建设自主可控知识产权数据库。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服务业水平整体提升。


五是着力深化知识产权高水平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加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各领域磋商。落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的相关成果,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的务实合作。办好2025年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局长系列会议、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支持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举办中欧两局合作40周年纪念活动。推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产品清单生效,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通过上述这“五个着力”推动“五个高”,确保我们高质量完成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谢谢!


顶端新闻记者:

顶端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近年来地理标志工作受到各方关注,请问在加强地理标志、管理、保护、运用方面都有哪些新的进展?未来有哪些工作安排?谢谢。

胡文辉: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地理标志问题请知识产权保护司郭雯司长回答。

向上滑动阅览

郭雯:

谢谢你的提问。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同时在推动外贸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要加强地理标志立法,并多次对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作出重要指示,亲自指导推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法地理标志合作议定书的签署和落实。


过去一年,地理标志方面的工作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地理标志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印发了《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管理效能。发布了《地理标志 基础术语》国家标准,为保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提供了制度支撑。


二是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工作。支持指导湖南桑植、广西融安等20个重点地区高标准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印发《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遴选确定昌平草莓、宣威火腿等44个地理标志列入首批实施名单,工程项目覆盖多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三是持续加大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力度。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将地理标志纳入各类执法行动,大力查处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评选发布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典型案例,指导各地强化对生产过程控制、特色质量保证、专用标志使用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和协同保护,营造良好的地理标志发展环境。


四是稳步推进地理标志国际合作交流。落实中法联合声明,对法国勃艮第相关地理标志予以保护。在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期间,与塞尔维亚、格鲁吉亚、柬埔寨等国家的知识产权部门签署了地理标志保护合作意向书和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扩大涉外地理标志朋友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地理标志高标准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加快实现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和商标注册统一入口、统一出口。实施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基础通用国家标准制定力度,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特色质量检验能力和水平,畅通地理标志产品溯源路径。推动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地理标志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与文化旅游、“老字号”“非遗”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为地理标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谢谢。

(来源:国新网)


  • 微信公众号:地标界
  • 在线服务:010-56350386